个人资料

zgh540309

消费投资,组织经济分配。 

文章数量:101

点击人次:1173592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原创】 消费资本的运用才是更重要的

直销新路

从陈瑜教授的《消费资本论》,到应光荣、刘方棫、姜奇平、李德深的著作,《消费资本论纲》,其实只是指出了下列问题,生产的产品价值谁来决定?产生的利润应怎样分配?

商品对消费者是否有需要,是否具有效用通常被称之为使用价值,这是产品的价值属性之一,满足消费者欲望是具体消费的直接动机。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层级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欲望也会因人的层次需求而不同。货币时代,生产的产品是以商品形式来体现其价值的,没有买卖交换不是商品,价格是该商品具体价值的量化体现。使用价值是产品具有商品价值的原因之一,可以理解为层次需求对应的价值体现。只有消费才能体现产品的使用价值,最终决定市场上产品价值的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和中间流通者。生产的产品如果没有消费方的认可,货币资本的投资结果不但不能体现价值,甚至是负债。只有消费者的资本,才能决定货币资本投资的结果。

值得指出的是,消费价值则是商品的价值属性另一种体现,可以理解为抽象消费。消费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标价的认同,而认同原因是复杂的。在社会化消费中,消费与消费之间的比较,本身就可以显示出消费的抽象价值,它是消费社会性的表现。抽象的消费价值,就是消费的交换价值。正是抽象消费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具体消费的社会意义得以浮现,并且使消费与消费之间,可以产生交换关系,从而为消费增值提供社会化的价值基础。

投资是花钱,消费也是花钱,投资花钱是为了换取更多的钱,是增加,消费花钱是为了换取某种需要,是对净资产的一项消耗,因为无论如何都得付出,是减少。同样的钱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似乎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然而消费资本论的观点却不这样认为,“消费也是资本,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甚至提出,消费也可以成为资本家。

既然消费也是投资,那么投资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改变?用什么来体现投资行为的结果?用什么形式体现投资带来的回报?如何理解消费投资? 

按照生产消费者力量的解释,到具有推荐营销机会的生产者那里购买产品和服务,然后把这些产品和服务推荐给认识的人,再教导别人做同样事情,就可以真正地在花钱的同时赚钱。本来消费就是花钱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能作为投资运用,从资金上来说不存在风险。比如你要投资开服装店、鞋店,除了有店铺一定要有货摆放。这些货卖不出去就是损失。可是消费投资这些都不用,鞋穿在脚上,衣服穿在身上,不仅仅满足了自己需要,在穿着服装的同时,本身就是实体活广告。走到哪里都是店,随时随地可推销你的货。推销不成功,除了增长个人经历财富,不存在任何其他损失。如果再加上口碑宣传,对品牌的树立是有贡献的。企业向媒体投钱做广告,未必有等价的结果,但你的实体广告和口碑宣传推荐,很有可能带来实在的收益。是否可以视为消费的同时等于为产品进行了广告宣传的投入?

生产消费主义背后的概念是,你帮助你的企业伙伴扩展生意,向人们推荐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这家公司为了报答你,会给你更多的折扣或者支付给你推荐费,或者两者都给你。你不仅得到了产品,还拥有自己的生意和建立资产的机会,这就是双赢。你帮我赚钱我也帮你赚钱,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辅相成。以拥有者的思维模式而不是顾客的模式思考,拥有权就是生产消费的目的所在! 

到自己的店买东西,也介绍别人到自己的店消费,生意好了自然会分到利益,确实很让人心动。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行为赚到钱,才更有实际意义。 

不管是《消费资本论》还是《消费资本论纲》,虽然指出了生产的产品价值,也应该有消费资本的话语权,但话语权如何运用?如何在决定产品价值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收益?却没有答案。

实际上,目前运用这种理论的并不是消费者,商家利用这种理论吸引消费者加入,从而让消费者掏钱更容易。实质上商家引导的不是消费投资,而是投资消费。用投资的回报作为诱饵,吸引消费者错误地消费。消费投资是消费的附加,消费是第一位的。既然是消费,就要遵循消费常识。不需要不购买,不满意不高兴不实惠不花钱,没有消费能力不勉强消费,这是理性消费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投资附加值,推荐营销赚取钱财,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投资消费,为了投资而消费,就容易上当。也许买了不需要的产品,更多的是买的产品价格与价值偏离太大花高价当了冤大头。至于只为买取投资的机会,更是错误的表现。

消费投资之所以变成了投资消费,概因运用这种理论的是商家而不是消费者。商家之所以运用这种理论,是因为产品过剩年代,市场竞争激烈,买方市场的力量强大所致。拉拢消费者,给予消费者利益诱惑,不仅是经商技巧,更重要的是分化瓦解消费者队伍,用消费者对付消费者。消费者正是因为散乱无组织,人数众多却没有声音,在利益面前,更容易被分离瓦解。 

用投资回报引诱消费者前往的商家,也是为了掏取消费者口袋的钱更容易一些,所谓的投资者权益,是根本不搭界。设计好了陷阱,利用人的贪婪弱性,鼓吹得到多少,偷换概念影响消费者消费决定,引诱消费者入局。 

变投资消费为消费投资,不是个体消费者能决定的,尽管买东西的时候,商家曲意逢迎,也算表面上把消费者当做上帝,但却绝对不会给你投资回报。消费者只有自己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消费者力量,目前是各商家争夺的对象,而消费者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存在。消费资本如此重要,为什么不自己作为投资运用?

«上一篇:如何看待太平洋案件   下一篇:太平洋案件的再思考»

评论(5) 点击次数(19860)
评论(共4条评论)
  • 匿名网友 说:消费投资与投资消费

    2013-06-11 19:20:09

    消费投资与投资消费很大的情况下没有办法达成一个明确的区别。中国的消费者那么多,如果每家公司前期都引用消费投资,那无疑公司的力量没有办法来处理这么多的消费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只有通过投资消费后,设立一定的门槛,让更多有消费投资意识的朋友踏进这个创业的平台中来,再继续消费投资,这样市场才不会乱。
  • 希望QQ1319949754 说:消费投资与投资消费

    2013-06-11 19:21:14

    消费投资与投资消费很大的情况下没有办法达成一个明确的区别。中国的消费者那么多,如果每家公司前期都引用消费投资,那无疑公司的力量没有办法来处理这么多的消费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只有通过投资消费后,设立一定的门槛,让更多有消费投资意识的朋友踏进这个创业的平台中来,再继续消费投资,这样市场才不会乱。
  • 匿名网友 说:独翅难飞回楼上

    2013-06-12 16:29:34

    消费投资和投资消费并非没有办法区别,一切取决于消费者。消费投资建立在消费基础上,投资是附加价值,投资消费,建立在赚钱目的上,消费反到成了不得已而被自愿。遗憾的是,很多人为了赚钱宁可被自愿,赚到钱自然高兴,赚不到钱责怪感觉当了冤大头,买了高价货,愿赌不服输只因人多可以起哄。所以,不解决根本问题是不能共赢的。分配规则决定财富分布曲线的意义就在这里。
  • TET蒋龙 说:学习了

    2013-06-13 16:57:26

    消费和投资,相辅相成。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