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zhengang2046

 

文章数量:235

点击人次:1068761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瑞士共同基金”神话:8000元30个月变40万?(ZT)

资料转贴

  别的不用说,《南都》的两位作者光“每15天为一个返利期”就给自己的报道敲响了丧钟!这俩混蛋真该TMD拉出去枪毙![@more@]

http://finance.21cn.com/news/tzlc/2007/02/07/3112887_1.shtml
2007-02-07 11:02:10  南方报业集团 


  ●据称此地下基金登陆半年国内卷入者已逾17万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其注册资料漏洞百出,在海外遭封杀

  ●有关部门接报后怀疑其涉嫌非法集资与非法传销,已介入调查

  “投资1000美元,保证平均收益300%,如果以利滚利,30个月后,1000美元将变成40万元人民币”。伴随着时下的基金热潮,这种近乎投资神话的诱人宣传正在网上通过网站广告、博客、QQ广泛传播。

  这只名为“瑞士共同基金”(Swiss Mutual Fund,简称SMF)的境外私募基金,号称拥有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摩根大通银行等豪华阵容的合作伙伴,打着“离岸基金、保本且每个月固定分红”的旗号,自去年6月登陆中国内地后,正以一种“锐不可当”之势,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大肆寻找客户。

  诱人的回报,看上去实力雄厚的背景,夹杂着天花乱坠的宣传攻势,越来越多的基民被吸引其中。据一个准备发展记者为下线的该基金内部人士透露,国内投资者已逾17万,仅广州就有数千人之多。而各地进入SMF的资金已经达到上亿元。

  连日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所谓的“瑞士共同基金”未获得我国民政部或者中国人民银行的备案登记;而且注册资料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在国外也是声名狼藉,遭到封杀。

  在我国,只有银行和上市公司有权公开募集资金,这种在网站上私自进行资金募集绝对是非法融资。

  昨天上午,本报记者已将调查资料全部转交银监会和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怀疑其涉嫌非法集资与非法传销,已介入调查。某投资界资深人士认为,瑞士共同基金极可能是借基金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就此提醒广大投资者:切勿上当受骗。

  ■瑞士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声明

  2006年9月,瑞士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声明:瑞士共同基金没在瑞士注册。该投资基金与瑞士完全没有关系,而且由于有关活动不在瑞士境内进行,因此不受瑞士银行法令约束。

  ■名词解释

  私募基金

  又可以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与公募基金相比,两者首先在于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公开,而私募基金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公募基金面向不确定的广大公众,而私募基金只对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则低得多。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著名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就是国外最典型的私募基金。

  在我国,人们常说的“私募基金”其实就是”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没有合法的定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将近上千亿元的私募基金。

  “创富神话”网上传播

  在广州某IT公司工作的张先生,去年12月开始接触“瑞士共同基金”。张先生回忆:“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天一个人加到我们同学的qq群里,向我们推荐这种投资模式”,但很快,这位不速之客就被管理员踢了出去。令张先生意外的是,过了不久,自己竟然在电子邮箱里发现了3封基金说明的邮件。据称该基金由瑞士银行主持经营,是全球最大的基金项目,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基金说明中提到,投资者的基础投资额度仅为8000元人民币,每15天返还一次利润,回报率至少是300%,如果将投资及利润滚动投入这个基金,30个月的投资周期结束后,将收获40万元人民币。

  一直想做点家庭理财的张先生非常动心,却又担心其中暗藏陷阱。通过说明里留下的一位财务策划师的qq号,张先生与“组织”取得了联系,自称名叫曹×赣的男子最终成功说服张先生。年底,张先生按照对方的指示选了“基础投资额度”,投了8000元并在广州某银行设置了资金账户。张先生说,现在,他的账户每过15天都能收到回报款,“看着账上的钱在往上翻,还是很开心”,但让他担心的是这些钱要等到至少15个月后才能兑现,他不敢确定这种来源不明、获利丰厚的“回报”能否持续下去,且最后能否一次性取出来。

  本金回报+拉人头提成

  “瑞士共同基金”究竟是怎么运作策划的?什么样的基金竟能产生如此惊人的利润?允诺的高回报究竟能否兑现?连日来,记者以一名普通投资者身份进行探访。

  记者发现,虽然同是瑞士共同基金的“投资团队”,但是团队数目庞杂,各有各的投资宣传主页。记者联系上在北京的“著名团队”创业网的负责人“财务策划师”任×飞。任某介绍,2006年以前这只基金只对国外公司客户提供服务,2006年初进入中国,到2006年底,才有了专门面向内地个人投资者的基金产品,“你那么快就来参加,很聪明啊,占了先机。”

  记者问到任的月收入,任某称“我开始做不久”,但其表示“全国人数已经超过17万,你们广州就有几千个”。见记者求财若渴,任某说到了赚钱的要诀,多赚钱的技巧主要两条,“我们一起做一条,你去找下线再累积”。

  昨天上午,记者还同时进入数个“投资者团队”的qq群。一在汕头的上线详细介绍了“跟直销差不多”的计酬模式。其称,每介绍一个人注册并汇款,介绍人最少能拿到10%的佣金。例如,A介绍了投资人B入了这个网络,B投资1000美元,A在第一次可以获得100美元。根据投资的回报规定,投资人B在前3个月每月可获得10%的投资额回报;同样,A每月也能从B获利的10%中再提取10%。另外,投资者的收益每3个月还会提高5%,到了第6个月就成了20%。

  任某的说法也与此相同。他说,投资后记者将得到一个账户,本金及红利都保存在这个账户中,每15天为一个返利期,15个月为一个投资周期。在这个周期当中,每个返利期的利润返还率以10%递增,到投资周期结束后,8000元的回报率为300%。“如果你将全部获利循环投资,那么经过两个投资周期30个月后,你的8000元本金将变成40万元。”

  任某不停跟记者强调,发展下线非常重要,“每介绍一位投资者,您将取得他/她本金投资直接收益的10%作为回报,且能持续享受他/她投资/再投资所得全部收益的10%作为回报。任将其称为本金回报+拉人头提成的双轨制模式,“两条腿走

  路,你的前途就不可限量了”。记者问“那不就是传销吗”,任回答:“我们借鉴了他们的形式。”

  “不能说的”私募基金

  几个小时的交谈,记者完全获取了任某的信任,他把上线台湾阿贵师傅的网络联系方式告诉了记者。

  对于记者的来访,阿贵师傅在线上态度热情地回了话。但对于记者的提问,则要等半天才能回上一句。“太忙!”阿贵解释道。将近晚上10时许,阿贵还离开了半小时,他说是因为“有3个人打了钱来,我出去办一下”。

  对于记者纠缠于“共同基金究竟把钱投在哪了”的话题,阿贵师傅很不高兴,“我们这个基金,不单投资国外的股票,南非的矿山、日本的股票,中东的原油市场,国外很多种理财产品也做”,阿贵嫌记者悟性太低,“什么叫私募基金?就是不能说的,大家都知道不就是公募了?”阿贵透露,他的上线是深圳的何博士,何博士的上线是上海的张总,“张总就是我们团队的总头”。

  在阿贵和任某的直接指导下,记者进入公司主页进行注册,几分钟后,手机收到了“00447624803777”发出的全英文注册信息。记者登录发现账户已经开通,阿贵提醒“15天内打钱,不然账户就作废了”,并叮嘱记者开通网上银行,“我们和内地15家银行都有网银服务,你可以放心”。但记者了解到,开通网银服务并非难事,也不能就此证明对方的合法性和真实身份。阿贵师傅还说,如果记者马上注资,他可将马上要加入的200来人的四川团队拉入记者名下,“那你就有下线了”。

  几经周折,前晚,记者终于获得何博士的手机号码。何博士操广东口音,通话时称自己正从香港通关回深圳,“我们张总半年就挣六七十万,我们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记者要求和何博士见面,或者能不能介绍广州的上线认识,何博士借故推托,“以后有机会”。记者问,这么高的回报会不会有骗局,会不会公司走佬,何博士说:“你自己好好看看介绍,看懂了再说”,就挂断了电话。

  在多日的网上暗访中,记者发现该基金投资团队内部非常复杂,一般只知道自己的上线和下线,并不了解团队的总头目,更不知道有多少个团队在操作此基金。成员之间互相以msn和qq联系,一般互不见面。最为奇怪的是,两个团队之间介绍的做法很多时候互有矛盾。

  ■“著名基金”身世疑云

  记者通过互联网,拜托国外朋友,对这家公司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调查,发现了重重疑点:

  疑点1

  成立50年才注册网站?

  “瑞士共同基金”自称由Cheviot家族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于瑞士首都伯尔尼。协助全球投资者管理资金达美元90亿。

  记者调查:一美国朋友协助查阅了网站的服务器记录,发现“瑞士共同基金”网站成立于2002年9月1日,不到5年。Swiss Cash商业网站则是在2005年6月16日注册成立。昨晚,服务器记录已经被隐藏。一家有着成熟运作模式、拥有悠久历史信誉的大型投资公司,何以那么晚才注册网站?

  疑点2

  创始家族并不存在

  公司总部后迁往多米尼加联邦共和国,行政办事处设在美国纽约,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为掌管瑞士共同基金15年的迈克尔·曼斯菲尔德(Michael Mansfield)先生。

  记者调查:记者通过多米尼加的朋友查阅了多米尼加电话簿(当地叫“多米尼加电话白页”,类似我国黄页,工商登记企业上面都有),没有发现这家公司名字,更没有所谓瑞士共同基金执行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的名字。据《中国经营报》的记者调查获知,资料中提及的Cheviot家族,其实并不存在。

  疑点3

  多国央行支持更无稽

  瑞士共同基金监管完全得到多米尼加政府许可。多米尼加政府建立了一整套综合管理体系,多米尼加中央银行和证券委员会确保银行和信托服务、证券交易经纪、证券投资顾问表现、服务和遵守国际标准。

  记者调查:事实上,多米尼加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只运用区域性银行——东加勒比中央银行的服务。这个区域银行成立于1983年10月,是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联邦、格林纳达等八个岛屿经济圈的金融管理机构。

  疑点4

  在美证交会查不到

  同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综合投资集团NYSE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BArrA公司(MSCI Barra)、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西方金融标准监管机构、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等建立全球金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记者调查:记者核查了众多企业名录,例如雅虎国际基金、列有全球超过2500万家企业信息的邓百(Dun & Bradstreet)咨询公司名单里都不存在这个公司名字。依照惯例,邓百氏咨询公司不可能错过一家90亿美元的公司名单。“瑞士共同基金”一直声称在企业界有数十亿元基金,但在美国证交会数据库里无法查到“瑞士共同基金”。

  ■海外发出投资警示

  连日来记者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海外关于“瑞士共同基金”的报道,发现其足迹遍及马来西亚、伊朗、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06年9月5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http://www.bernama.com/bernama/v3/news_lite.php?id=217006)发布郑重声明,称国行没有发出接受存款的执照给“瑞士共同基金”。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及证券监督委员会在联合声明中指出,当局并不承认“瑞士共同基金”。该委员会提醒民众,提防购买“瑞士共同基金”及其推广的“瑞士现金”。

  同月,瑞士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声明:“瑞士共同基金”没在瑞士注册。该投资基金与瑞士完全没有关系,而且由于有关活动不在瑞士境内进行,因此不受瑞士银行法令约束。

  2006年6月6日,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设立的投资教育网站也曾发布投资警报,指称网站地址为www.swisscash.biz 的“瑞士基金”(Swisscash)为欺诈网站。昨天记者发现,“瑞士共同基金”网站弹出通告,称原有网站已经废弃(〈http://www.swissmutualfund.biz/〉(即被香港证监会认定欺诈网站的网址)改为新网站(www.swisscash.nethttp://www.swisscash.net〉),记者看到两个网站除了网址不同,在内容上毫无二致。

  而就在去年同一时间,即2006年6月,瑞士共同基金正式登陆中国内地。银监会一人士据此分析,该基金的转移方向似乎很有规律,”中国内地的证券热基金热很可能方便了该基金的转移”。

  部门:“基金是名,传销是实”

  “瑞士共同基金”号称平均月收益率20%以上,15个月一个投资周期,收益率300%,但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的复合年度收益率也才40-50%,而且对冲基金的高风险是众所周知的,著名对冲基金——老虎基金的倒闭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广东省某基金公司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士共同基金”的收益率高的实在惊人,操作上也不合常理,没有年报,也说不清资金的具体走向,“连地下基金都说不上,完全是骗局。”

  中国银监会一人士则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该基金“基金是名,传销是实”。

  昨天上午,本报记者已将调查资料全部转交给银监会等相关部门。有关部门怀疑其涉嫌非法集资与非法传销,已介入调查。某投资界资深人士认为,瑞士共同基金及可能是借基金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就此提醒广大投资者:切勿上当受骗。

  ■“瑞士共同基金”发布的投资者赢利双轨制

  本金回报+拉人头提成

  例如:A介绍了投资人B入了网络,B投资1000美元

  介绍人A收益

  100美元(B 投资额10%的佣金)。

  10美元(每月从B获利的10%中再提取10%)

  投资人B(A的下线)收益

  100美元(前3月每月获得10%投资额回报);

  收益每3个月还会提高5%……

  第6个月就成了20%

  每15天为一个返利期,15个月为一个投资周期。在这个周期当中,每个返利期的利润返还率以10%递增,到投资周期结束后,8000元的回报率为300%。

  全部获利循环投资,经过两个投资周期30个月后,8000元本金将变成40万元。(南方都市报 作者: 周炯 高文欢)


------------------------------------------


关于《南方都市报》的几点疑问 (百度转贴)
周、高二位作者你们好,你们在说瑞士共同基金“漏洞百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你们写的这篇文章确实疑点重重呀?先就一些问题向两位请教。
疑点一:文章标题“8000元30个月变40万”。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瑞士共同基金的收益计划书是公开的,请你们两位就着计划书来说明你们是怎么算出来8000元过30个月成40万的。
疑点二:两位说“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在国外也是声名狼藉,遭到封杀。”请问什么叫“封杀”? 是不是瑞士共同基金已被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司法部门认定为“非法”而禁止运作了?如果有的话,请两位告诉我们是那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封杀”了瑞士基金。
疑点三:文章上写到的报料人“张先生说,现在,他的账户每过15天都能收到回报款”请问两位,你们看过他的收益报表吗?两位能不能把它复制下来让大家看看吗?这应该不难!
疑点四:你们说了很多的数据,但在一些关键的数据上两位确有最低级的常人根本就不可能犯的“错误”!两位在文中多次提到瑞士共同基金“每15天为一个返利期,”以二位对瑞士共同基金的了解这一点让人无法理解。瑞士共同基金“每日历月20%的平均收益率”是所有投资人所熟知的。
疑点五:文中提到“记者通过互联网,拜托国外朋友,对这家公司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调查”这就更可笑了,请问两位作者,你们的国外朋友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还是瑞士司法部或者多米尼加警察局的高人呀,能介绍一下吗?
疑点六:“RegDate: 2006-06-26”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雅虎www.yahoo.com网站服务器纪录,如果按两位的说法雅虎是不是成立于06年6月26号呢?
疑点七:“量子基金的复合年度收益率也才40-50%,”两位也知道“复合年度收益率”呀,那能告诉我们什么叫“复合收益率吗”?它和瑞士共同基金中每一个投资人的实际收益率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疑点八:文章中提到“广东省某基金公司负责人说。。。瑞士基金连地下基金都说不上,完全是骗局。”请问两位,引用一位国内“某基金的同行”对瑞士基金的评价,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吗?你们想说明什么问题吗?
疑点九:两位文章中说“中国银监会一人士则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该基金“基金是名,传销是实”还写到:“某投资界资深人士认为,瑞士共同基金及可能是借基金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这就更可笑了!你们口口声声说瑞士基金是“传销”,直接的证据就是一位“银监会”的人士和“某投资界资深人士”对瑞士基金的看法和判断。试问,这就是两位所谓的权威认证吗?要知道,中国也是一个“法治较健全”的国家呀!
疑点十:两位既然是经过深入调查才写的这篇文章,那么试问两位有着强烈“正义感”的朋友,你们的文章中是不是忘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呀,那就是全世界22万名从2005年4月以来和一直到到今天的瑞士共同基金的投资人!!!你们说瑞士共同基金设局、诈骗、无照经营和刻意敛取公众钱财。。。那么就请两位朋友告诉我们,你们或你们那些在“全世界的朋友”在你们进行的所谓的“深入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有投资人没有准时收到瑞士共同基金通过投资计划给付的
投资收益吗?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行呀!!
诚如麦克.曼斯菲尔德所说:“许多肆无忌弹的组织和个人曾指责SwissCash 和瑞士共同基金(Swiss Mutual Fund)诈骗、设局、无照经营和刻意敛取公众钱财。所有这些指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提供高回报。仅管如此,我们每天仍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使那些在我们圈子外的人更加羡慕我们的成功。是的,我们继续支付高于常规投资产品目前所能支付的利润,因为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我们的投资者带来最好的回报。”他说:“有人批评丘吉尔,有人批评索尼游戏机PS3。微软有
许多敌人,微软的软件也有许多漏洞。但这些人不断成功。同样地,我们让我们的结果说话,我们让我们的投资者为我们的业绩辩护。”

«上一篇:王总在央视春节晚会出现了!!! (zt)   下一篇:“卖二赠一”循环返利概念(ZT)»

评论(0) 点击次数(4135)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