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apollolx

自述:非法传销的反对者;拿牌直销的修正者;中西文化的调和者;养生保健的融通者;天下文章的拿来者;微言大义的思考者;自强不息的实践者;万柜联盟的探索者。 

文章数量:2242

点击人次:8373041

博文分类
搜索
【转载】 补充益生元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健康饮食——胃肠保健

 

(来源:网络)

 


■ 关键句:
 

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视为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元凶。
 
2、 在正常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存在胃中,数量恒定,并有可能参与机体的生理过程,因为它也能产生消化酶;只有当其生活环境遭到宿主与环境的因素破坏时,菌群才会发生变动,导致菌量异常或定位转移等菌群失调的现象,进而表现出致病性。
 
3 、以菌治菌,养肠(改善微生态),促进有益菌迅速增殖,恢复菌群平衡无疑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20世纪初就有学者观察到,人胃黏膜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弯曲或螺旋细菌存在。不过一直到80年代,才由澳洲医生成功分离、培养出来,这就是近年来名气响亮的幽门螺旋杆菌(HP)。顾名思义,这种细菌主要生存在胃与十二指肠衔接处的幽门附近黏膜上,其基因序列因有别于一般在肠道发现的螺旋杆菌,故在细菌学的分类上是一个独立的菌属。


■ 幽门螺旋杆菌(HP)特殊的生存之道
  

众所周知,胃酸具有杀菌的作用,大部分外来菌都会被消灭。然而嗜碱性的幽门螺旋杆菌又怎能在强酸的环境下存活呢?这个答案有助于了解其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因果关系,从而建立正确的防治观念。
  

原来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尿素酶,这种酶素会将胃中主要是从十二指肠逆流上来的尿素分解成氨。由于氨属于碱性物质,所以幽门螺旋杆菌可在其菌体周围形成一个碱性的生活环境,亦即在这样一种微环境里,它不断转化尿素形成氨幕,用于抵御胃酸的伤害而存活下来。

■ 微生态预防医学的观点
  

当代医疗的疾病观还是以传统的生物病因论为主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视为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元凶,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在微生态学来看,宿主与环境是统一的,微生物的定性、定量和定位也是统一的,感染是保持微生物、宿主(人体)、环境三者生态平衡的一种功能,感染是必然的,发病才是偶然的。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不能只从定性观点出发,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宿主(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定量、定位的改变问题。
  

凡是存在的物种,一定有存在的必要。幽门螺旋杆菌唯一的宿主就是人类。它定植在胃窦黏膜的黏液层内,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无论是男或女,大半健康人的体内都会发现其踪迹,可以说是胃里的常住菌之一。就象存活在肠内的各种菌群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存在胃中,数量恒定,并有可能参与机体的生理过程,因为它也能产生消化酶;只有当其生活环境遭到宿主与环境的因素破坏时,菌群才会发生变动,导致菌量异常或定位转移等菌群失调的现象,进而表现出致病性。
  

医学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平均在80%以上,而慢性胃炎的活性越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比例也就越高。从微生态预防医学的观点来说,这些临床统计正好可作为菌群失调的最好注脚。

■ 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菌群调整最重要
  

目前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制酸剂与抗生素合二为一的方式。抗生素的危害在专门的篇章中已有说明,而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长期使用,同样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其会使肠内酸碱值明显升高,有利于肠源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大量定植,这些细菌多属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可将来自食物和唾液里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生成会导致胃癌的亚硝胺。
  

学术界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发现,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肠内菌群有很大变化,即有益菌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梭菌等则大量增加,甚至转为优势菌群。由于它们都会分泌脱氨酶和尿素酶,在氨与尿素的生理性肝肠循环过程中,大肠杆菌等越多,当然就会间接促进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增殖。
  

以菌治菌,养肠(改善微生态),促进有益菌迅速增殖,恢复菌群平衡无疑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飞雁养生——西方营养学》子目录

 

 

«上一篇:补充益生元与补钙   下一篇:补充益生元与痔疮»

评论(0) 点击次数(3505)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